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负责研制的天问一号火星离子和中性粒子分析仪(MINPA)在奔火阶段对太阳风观测的两项研究成果被EOS作为“Editors’ Highlight”进行报道。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的会刊EOS是全球地球与空间科学研究领域前沿信息来源的权威平台,其中的“Editors’ Highlight”专门报道AGU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2020年7月23日,中国第一个行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成功发射;2020年10月31日MINPA开机;2021年2月10日,进入环火轨道运行。在奔火期间,天问一号飞行于广袤的地-火行星际空间,对太阳风进行连续探测,获得了丰富的太阳风数据。
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分别对奔火阶段的太阳风数据开展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展示了天问一号火星离子和中性粒子分析仪 (MINPA) 对太阳风等离子体的首次观测结果,捕捉到太阳风等离子体的特性和变化;MINPA的探测数据与OMNI 数据集的近地观测数据、NASA的MAVEN(Mars Atmosphere and Volatile Evolution)任务以及ESA的火星快车 (Mars Express) 任务的太阳风观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验证了它们之间的一致性。
自天问一号环火运行以来,MINPA开始对火星空间中的离子和能量中性原子 (ENA) 进行长期探测,同时,MAVEN和火星快车也在继续监测火星空间环境。天问一号、MAVEN、火星快车的多点联合观测将为火星空间环境研究带来更多机遇。
两篇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权威学术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和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上。
Eos Editors’ Highlight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