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是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4个重点实验室之一,是我国天基空间环境探测领域的开创者和引领者,是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元,拥有地球空间探测技术学科的硕博学位培养点、博士后流动站。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孙越强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曹晋滨研究员。
现有固定研发人员125 人,博士学位占比超过49%,45 岁以下人员占比超过91%。
1 定位和主要研究方向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发展国际一流或世界领先的天、地、临、空基载荷技术及其应用理论和方法,为空间环境或空间天气、气象海洋大气环境以及深空的探索、监测、研究和应用提供一手数据。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短波光学、粒子及效应、GNSS 遥感等3 大探测技术方向,产学研用全链条覆盖。
2 承担的重大任务和重要研究成果
- 开辟了我国天基空间环境探测领域
以1971 年“实践一号”空间环境探测为发端,实验室自主研发了60 余种天、地、临、空基载荷,基本全部为国内首次和填补空白,各技术方向均有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获国家奖4 次,省部级奖励31 次,专利授权120项,其中2 项国家专利优秀奖。日地月空间和深空各圈层探测的时、空、要素全覆盖能力与国际最高水平相当,并拓展到气象海洋大气环境。
实验室承担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工程、气象卫星、自主火星、双星计划、SMILE 计划、高分五号B星等国家重大工程或项目的150 多颗卫星590 多台载荷的研制,国内同类载荷占比超过95%。
- 实验室引领了我国天基空间环境探测技术发展,创造了国内/国际多个第一
1971年,实践一号,我国第一次天基空间环境探测;
1981年,实践二号,我国第一台紫外光度计获得了我国上空第一批30~70km臭氧数据;
1990年,风云一号B星,我国第一次获得南大西洋异常区离子分布演化数据;
1994年,实践四号,我国第一次获得辐射带粒子径向分布和等离子体能谱分布数据;
1997年,风云二号A星,我国第一次同时获得太阳X射线数据和同步轨道太阳质子事件数据,并尝试质子事件预警;
2001年,神州二号,我国第一台轨道大气密度和成分探测器;
2007年,嫦娥一号,我国第一次获得环月轨道能量粒子、等离子体数据;
2008年,风云三号A星,我国第一台臭氧总量探测仪,获得我国第一幅全球臭氧总量分布图、南极臭氧空洞图,数据产品被纳入世界气象组织/世界臭氧和紫外辐射数据中心(WOUDC);
2011年,实践十一号,我国第一台多向粒子能谱探测器;
2013年,风云三号C星,国际第一台GPS/BDS兼容的GNSS掩星探测仪,被列入世界气象组织WMO无线电掩星探测载荷矩阵;国际首次获得BDS掩星探测数据产品,在中国气象局、欧洲ECMWF、德国数值预报中心业务应用;
2014年,973 项目,我国第一个基于自主数据的典型轨道辐射环境动态模型;
2016年,风云四号A星,我国第一次获得GEO 轨道等离子体能谱分布数据;
2017年,风云三号D星,我国第一台电离层光度计,获得第一幅全球氧氮比分布演化图;
2018年,张衡一号,我国第一台朗缪尔探针、第一台阻滞势分析器,获得我国第一幅全球原位电离层分布图。
2020年,天问一号,我国首次获取其他行星等离子体与中性成分环境;
2021年,风云三号E星,首个掩星/海反一体探测仪成功获取全球海反风场,监测到台风“烟花”;
高分五号B星,我国首台高分辨率污染性气溶胶探测仪,获得全球污染性气溶胶高分辨率动态分布图天和核心舱,首次自主粒子辐射数据保障航天员出舱;
风云四号B星,我国首次自主获取能量范围30keV-300MeV跨4个量级的质子宽能谱数据;
2022年,风云三号E星,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Ⅱ型(GNOS-II),首次实现多导航系统海面风速产品定量业务化发布;
空间站问天舱,我国首次引入一种新型闪烁体材料的在轨中子测量,实现中高能粒子和效应综合测量;
2023年,空间站问天舱,首次监测空间站充电;首次实现电离层等离子体原位成像;首次获得400km电离层 分布图;
空间站梦天舱,我国首个舱外辐射生物学试验装置在轨开展生物实验。
3 科研条件
实验室拥有办公、实验用房逾6000 平方米,国际先进/国内唯一的定标和测试实验室10 余个,各类定标和测试仪器设备1000 余台套,原值超过1 亿元,是国内唯一拥有较完善的空间环境天基载荷专用测试定标系统的研究单元。
以上数据更新于2023.07
附件: